上海市嘉定区真新小学落实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2小时工作方案
来源:真新小学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03日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贯彻《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和全国教育大会、上海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深化新时代中小学体育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文件要求,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为了每一个孩子的终身发展”的核心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青少年全面健康发展,现就上海市嘉定区真新小学深化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2小时工作制定工作方案如下。

二、工作目标

1.充分保障学生每天运动时长,全面落实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2小时并基本在校内完成。

2.丰富体育项目供给。实施小学体育“兴趣化”,助力学生至少熟练掌握2项运动技能。合理开展体育运动评价。

3.合理安排体育活动空间。指导学生用好,校外体育场地,提升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有提高。

4.推进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完善监督管理,以评价与多方联动,形成学生为本、学校牵头、家庭支持、全员参与的学校体育工作高质量发展机制。

三、组织架构

(一)领导小组

组长:李珏

副组长:唐晓燕  陶国  

(二)工作小组

周广宁    唐召玉  体育组教师

四、工作任务

(一)保障运动时长

保障每一位学生综合体育活动2小时并基本在校内完成。

1.确保每天一节35分钟的体育课时安排为满足学生身体素质全面发展需求,确保每个班级每周5次体育课

2.30分钟大课间活动安排我校每日9:40-10:10进行大课间活动,包括课间跑和广播体操以及特色体育操等,其中课间跑不少于600米。

3.每天校本特色运动20分。每日14:30-14:50各班安排20分钟的体育活动,活动形式为全校统一、年级统筹、班级活动。学校以手球打造校本体育运动特色时空。培养并锻炼学生的手球运动认同与兴趣。

4.不少于35分钟的“真真新新爱运动”体育活动时刻。以每周两节体育活动课加上其余三天的课后服务时段为主,设置覆盖所有学生的体育锻炼活动。活动内容可以根据月份与班级轮流,让学生能够尝试更多的体育活动内容。以下为体育活动组织建议:

学校充分开辟活动场所,保障每一位学生的体育运动时空,雨天时,学校主要通过室内操、室内锻炼活动加上棋类活动等丰富补充学生的体育运动,保障综合2小时运动时长。

(二)丰富项目设置

1.严格落实30分钟大课间活动,提高学生的运动参与度。

2.形成校内体育特色项目锻炼活动群,引导开发每班1项基于提高运动素养的体育活动项目。通过发挥我校跳踢、手球、阳光伙伴、篮球等项目的优势,因地制宜灵活于各时段开展活动。

3.开设体育社团及学校提供的其他课内外的运动项目设置

(三)开展赛事活动

1.每年两次全校性学生综合运动会。我校以“11月体育节”和4月春季“田径兴趣运动会”为主,通过丰富的项目设置,鼓励全体同学参与。

2.举办“真小乐动体健杯”月月班班赛(除11月与4月)。每个月进行半天的兴趣比赛,组织不同年级、不同项目进行分组挑战。具体比赛赛事活动安排情况于每学期开学第二周左右公布公示。

月份

9月

10月

12月

3月

5月

6月

项目

体能挑战赛

课间跑班级赛

长绳兴趣赛

花式短绳赛

手球班班赛

阳光伙伴跑

内容

跳绳、仰卧起坐等体测项目

进退场、课间跑、短跑比赛等

集体长绳、长绳兴趣活动、8字长绳等

跳绳、绳类兴趣竞技等

一二年级手球投掷和手球掷准,三年级手球运球,四五年级进行班班赛

一二年级2人走,三四年级4人跑,五年级6人跑

3.构建校本体育运动的荣誉体系,开展真小体育星级班级,通过校内展示台动态多元公布积分的方式。鼓励以班级为单元,动出强度、玩出花样。

(四)场地设施保障

1.学校体育体操馆一片,内设篮球场、羽毛球场和挑战打卡区域。室外有标准200米田径跑道、四个篮球场、四个标准手球场和一个室内测试教室。

2.利用教学楼前的“微操场”进行课间活动跳跃和跳绳等练习。

3.数智化设备配备,健德馆内设有大屏幕和希沃投屏。

4.真新街道的“双河体育运动场”成为我校的校外运动场所,丰富并有效扩大我校学生的体育运动场所。

(五)师资队伍配备

1.学校基础体育师资由专职教师与体活教师构成,引进跆拳道、花样跳绳和围棋等专业力量保障体育课堂的多样化,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2.不断完善绩效机制。全面激励教师做好学校体育工作,发挥主观能动性,发展课程领导力。

(六)实施干预指导

1.体质健康测试工作开展安排与结果反馈机制。

1)时间规划:每年集中开展测试,完成数据录入与复核。

2)人员分工:明确 “1 名教师负责 1个测试项目 + 1 名总协调员”的分工模式。

3)流程设计:包括前期训练与准备,现场组织,数据处理。

4)数据反馈与干预措施:除体育课外将学生数据情况及时告知并安排课后锻炼方案。如有特殊可以在课后服务进行针对性的锻炼。开设体能挑战赛,激励学生全员参与。

2.体质健康全过程管理办法与对体质健康水平处于良好以下学生的指导方案。

1)开展基于一生一档的体质健康全过程管理办法,记录形成《学生日常运动记录表》

2)体质健康水平处于良好以下学生的指导方案,发放《家庭锻炼指南》。建立“进步档案”。

(七)强化安全保障

1.加强教师运动安全培训,提升教师风险预判与处置能力,筑牢学生运动安全防线。

2.学生运动安全教育工作。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运动项目特点,确定针对性内容:基础安全常识、项目专属安全规则、应急自护技能、学习紧急情况的求助方式(如呼喊老师、使用校医室急救设备)。

.学校AED配备情况,AED放置在教学楼大厅卫生室门口、易获取且醒目的位置,由校医担任 AED 管理员。

4.学校运动伤害快速响应机制。包括即时判断与报告、分级处置流程、多方联动与职责分工、后续跟进与预防优化。

5.定点医院运动伤害救治绿色通道。我校附近有二级甲等一所,街道卫生中心一所,配备专职卫生教师,特殊情况下可送往三级甲等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进行救治。

6.学生运动意外伤害专项保险配置情况。学校每学年推荐学生购买相关保险,目前每一位学生均有运动意外伤害相关保险。

五、监督渠道

监督电话021—69181881

 

 

 

上海市嘉定区真新小学

2025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