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管理

真新小学基于绿色指标校本改进实施方案201804

作者:真新小学     更新时间:2019-11-18 09:31    

紧紧围绕区教育局品质教育工作要求,在积极践行教育综合改革中,依扎推进基于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依据据各学科课程标准,聚焦课堂教学,根据“上海市中小学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及本校《2016年度上海市中小学学业质量绿色指标学校报告》,寻找弱点与不足,立足校本,以问题为导向,努力提升教学质量,办好让家长满意的家门口的好学校。

一、现状分析

     1.地理位置

 本校位于嘉定区东南角,祁连山南路2235号,与普陀区接壤。学校东、南面都是商业服务企业,西、北面都是居民区。校门口直对着祁连山南路主干道,车流来往频繁,操场贴着一些餐饮企业和汽修厂,存在空气混浊的问题。学校与街道相关部门积极沟通,努力维护上学、放学时段校门口的交通秩序,确保师生人身安全。

     2.学区概况

本校学区为曹安路以北,祁连山南路以东、外环以外区域,包含真新街道吉镇社区、梅川社区、铜川社区、鼎秀社区、双河社区、金汤社区、万镇社区、金鼎社区、栅桥社区共9个社区,多为传统老小区,以本地居民和当年市区导入人口为主。这些小区里外来人口租住现象也比较突出。本地的适龄儿童家长观念较为开放,对子女教育也较为关心与重视,学生家长经济能力较强,一般选择市区学校就读或去民办学校读书。而在这里租住的外来务工子女家庭状况并不良好,居住过于拥挤、狭窄,学生不具备独立安静的读书环境,家长又顾及生意无暇照顾,对学习成长有一定影响。

     3.学校规模

班级编制:2017学年学校共25个教学班,学生人数893人。员额编制:学校现在编专任教师61人,职员7人,非在编人员8人,总计76人。师资年龄平均37岁,师资学历中研究生占15%、大学本科占80%、其他人员占5%。

 

 

 

 

4.办学质量SWOT现状分析

 

S(优势)

W(劣势)

O(机会点)

T(威胁点)

地理

环境

1、位于嘉定区东南角,与普陀区接壤。

2、服务范围包括:曹安路以北,祁连山南路以东、外环以外区域9个居委。

城乡结合部,学校规模不大,校门直对着交通干道,上学放学时段拥堵。

周边商贸发达,带来很多外来随迁子女来我校上学,生源充足。

紧邻市区,对口范围内家长选择市区学校就读的情况较多,本地优质学生流失严重。

学校

规模

1、有25个教学班,学生890多人。

2、属纯公办小学,基本符合日常教学要求。

对口范围内本市学生择校情况多,本市本地学生占比低。

班级平均人数总体不高,高年级更为明显,教师工作量相对轻点。

本地学生中,特殊情况的学生较多。随迁子女到中高年段中途转学离校的学生较多。

硬件

设备

1、有一定的普通教室及各类专用教室。

2、各专用教室器材基本齐备。

师生举行大型会议或活动的场地有限,不能满足基本需求。

现有校舍区域加以设计利用,或能拓展其应用功能。

改造的区域,如图书馆、小剧场涉及经费较大,要得到财政支持。

教师

资源

教师平均年龄在37岁左右,年龄层次较合理,大部分教师教学认真积极,具有一定的教学方法,责任心较强,有大局意识。

中青年教师对自己的专业要求不高,不愿挑重担,不能在青年教师中起到良好带头示范作用。

青年教师有热情,积极参与各种进修活动,主观上有积极提升教育教学能力的愿望。

近年来由于大多招聘的是外省市的青年教师,教师队伍稳定性较差,变数大。

行政

人员

1、行政队伍较年轻,普遍有负责心,工作有干劲、有效率;

2、各条线协作密切,能积极推进学校各阶段主要工作。

行政专业素养和管理经验不足,需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与提升。

行政人员有较强的团队精神,做事诚恳好学。

部分行政人员按部就班,缺乏主观能动。另外忽略教学业务,教学观念有待突破创新。

学生

状况

学生健康活泼,精力旺盛,热爱运动,关心集体,具备较好的行规文明礼仪。

学生缺乏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缺乏主动、刻苦学习的精神。

学生比较听话,能倾听教师的批评,有改进与提高的潜质。

中高年级段,个别学生懒散,不愿学习的学生负面影响较大。许多学生住址离校较远。

家长

状况

比较重视学生在校表现情况,能接受老师提出的批评或建议。家长对学校信任度较高。

家长知识水平普遍较低,忙于生计,缺乏对学生学习力的指导能力。

乐于接受和参与家校共建,能配合教师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家长忙于生意,孩子缺乏心理关爱和学习指导,或直接交给委托机构,对孩子了解不够。

社区

状况

对口有9个居委,能有效支持与配合学校的各项活动,对学校满意度较高。

小区紧邻校园,经常有垃圾扔进校园,或因学校广播声响而时常投诉。

街道和居委等行政部门对学校的需求能给予支持。

社区居民不了解学校办学情况,先入为主地认为市区学校办学水平高。

5.2016年绿色指标测试中主要问题

语文学科:“积累”与“阅读”接近区平均水平,“习作”较弱。学生结合文本内容综合整理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弱,明显低于区平均水平,另学生在书写方面较差,书写不工整,错别字较多,书写态度和习惯有待加强与提高。

数学学科:本校学生相对较强的是”统计与概率”,其次是”数与代数”,较弱的是”图形与几何”。主要不足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浅表化,没有内化理解,不会把学到的知识作为工具去解决问题,局限于相对标准的问题呈现方式,缺乏举一反三的能力;对于一些情景式的生活问题,特别是一些非常规的生活问题,学生理解起来有障碍,学生缺少提炼出数学信息的能力,很多学生甚至连题目都看不懂。

学生问卷:本校学生家庭背景和本区相比,无论是在藏书量、汽车拥有量、出境旅游、受父母的教育等方面差异不大,唯独在独生子女方面有些差距,本校学生独生子女要明显少于其他学校,这和本校随迁子女学生比例较高有关。学生睡眠时间不够充足,学生课外阅读量以及每天放学回家运动时间也都低于本区平。在与社会敏感性有关问题的调查结果中看出,学生对敏感性问题的看法是谨慎的,害怕的,缺乏自信。在与人际关系有关问题的调查结果中看出,学生对人际关系的看法是有偏颇的。

家长问卷:本校学生家庭结构中,核心家庭的比例高于本区。这和本校随迁子女学生比例较高有关。其中,家长陪同孩子的时间却低于本区,这和外地家庭的特殊性有关,大多数家长忙于做生意,陪同孩子的时间相对就少很多。学生家长辅导孩子学习的能力和时间低于本区,这和家长自身的学历、水平、认识有关。本校家长给出的心目中理想学校的特征中,认为校园设施比较好的比例低于本区平均。

二、主要改进措施

(一)扎实推进课程改革和评价,提升学生学科素养

    1.优化评价机制。为贯彻落实沪教委基《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小学阶段实施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的意见》,学校积极倡导遵循学生认知规律、身心发展规律,牢固树立基于课程标准的意识,落实课程标准,明确各学段的教学内容及要求,掌握其教学与评价的基本方法。学校创设了基本课标的拇指评价体系,本学期又与思来氏进行合作,将拇指评价与小思徽章进行整合,推出了“十大行规好习惯”和“十大学习好习惯”徽章,提升即时性评价的时效性和指向性,更加贴近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学校以此评价方式的提升,改变原有教师个人经验和以口头为主的评价现状,切实关注学生学习过程评价。

2.完善课程建设。聚焦学生素养提升,积极开展本校的校本化课程建设,推进课程管理,巩固课程成果。

(1)开齐、开足各类课程。针对学校现有的课程科目,基本奠定“小能人”课程框架,形成“语言小能人、交往小能人、数学小能人、创新小能人、艺术小能人、运动小能人六大板块,逐步构建学校课程框架,并制定相应的评价体系。学校正与思来氏公司进行合作,将学校现有课程进一步梳理与分类,着重在课程的内涵、课程的实施和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研究,以课程建设为主要载体,推动教师课程意识的进一步提升。

(2)凸显特色课程。围绕区教育“一核两翼”工作要求,确立“慧雅阅读分级项目”和“科技DI课程”两大重点课程项目,以特色促进课程质量,以特色推动学生参与面,形成学校校本特色。

(3)构建课程文化。进一步丰富拓展校园文化内涵,做到课程的元素在校园文化建设随处体现,实现环境即课程,达到潜移默化育人的目的。

(二)加强教师培训,着力提升教学能力

1.更新教育观念。加强教育综合改革、绿色指标和基于标准的教学与评价相关培训,严格落实学科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等第制评价,将教师教育观念统一到共同转变到“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的思想上来。

2.加强学科培训。以学科建设为推进,以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为目标,实施分学科专题培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校本教研等形式,着力加强学科教学基本要求的学习,加强让评价伴随教学、促进教学的实践研究,针对绿色指标测试分析寻找学科质量的薄弱点,寻求改进策略与方法,实行跟踪调研。

(三)抓实教学五环节,提升学科质量

1.抓教学设计,促进教材研究

(1)集体备课。教研组结合每学期教学计划开展学习交流,让全体教师学习课程标准对本学段的要求,掌握本册教材的教学总目的要求,熟悉每单元教学要求,单元教学重难点,制定详实的单元教学策略和课时教学设计。

(2)个性化备课。在共性化备课的基础上,要求教师边备课边在书中点批和眉批,注重标注哪部分是重点,哪个知识点怎样落实,采用哪种方法,练习配备等要有针对性、层次性,提出一系列具体要求,上好每一课后及时总结反思,引导教师精心备课,备“活”课,备弹性课。

(3)研讨型备课。本学年为了更好的进行有效教学,在备课环节进行了以下两方面的改进:一是变“电子备课”为“纸质备课”,力求教师们更有针对性地解读教材、更切实地立足学生学情、更好地制定可操作性的教学策略、更有计划地指导课堂教学实践;二是开展“先研后备”活动,依托年级备课组集体研讨的基础上,每位教师执教1-2节校本或组本专题研讨课,措提供了年级组、教研组教师自学互学的机会。

2.抓教学方法,提高课堂实效

(1)抓实课堂教学研讨。每周二上午开展推门课、预约课、研究课、示范课等活动,诊断教师们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利用每周三下午的校本教研,组织评课研讨,提出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每月进行一次行政听课集中研讨活动。开展主题教学节活动,搭建平台,以评促教,提升教师的教学专业能力。

(2)抓实学生学习过程。以丰富学习经历,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为指导,引导在课堂上能做到“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学有体验”。

3. 抓作业设计,提升作业效果

学校组织教研组骨干力量,进一步加强作业有效性的研究,结合校情、班情有针对性设计作业,注重作业的分层布置。同时,学校根据学生的需求,推进“周周练”项目,就是在原有作业练习的基础上,各学科可根据实际情况适时扩充专题训练,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在订正环节,各学科结合学科特点,制定一套规范化的学科作业订正规则。

(1)作业由“数量”向“质量”转变。在近两年的委托管理项目中,作业环节作为重点跟进项目,完善了校本化管理制度,细化了要求,提升了教学实效。上学期,增设了“周周练”,本学期试推行“共性作业和个性作业”,共性化作业以每课时教学知识点为基础,设计全年级统一需要掌握的知识。而个性化作业又是针对每个班级的教与学情况,有针对性地拾遗补缺,巩固班级、甚至个别学生的薄弱。各学科、各年级、各备课组加强日常教研,共同研讨,立足基础,多元命题,达到巩固训练、及时反馈教学效果的目的。

(2)作业设计与生活对接。注重作业设计的生活化,训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在运用中理解知识内涵,增强迁移、综合运用等学习能力。

    4.抓个别化辅导,做好提优补差

(1)实施分层教学。要求教师在备课中、在教学中都要事先设计准备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教学方式、练习配备。

(2)梯度习题。练习设计有梯度,紧扣重点、难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设计适合不同学习能力学生的梯度习题,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

5.加强命题能力,优化评价机制

近年来,学校教师命题能力普遍退步,一是以“命题”为研究主题的教研活动太少,教师缺少必要的命题技术培训与指导;二是许多老师为贪图方便,往往采用拿来主义,网络下载,购买教辅,导致教师不想自己命题。为提高教师命题能力,学校也积极采取改进措施,让教师在学习、实践和研究中不断提高。

(1)备课组合作研讨。开学初,备课组长把每个单元或章节的命题任务分解给备课组每一位成员,让教师自主命题,然后利用备课组活动时间,组织教师研讨,最后命题教师根据备课组全体教师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修改、完善试题,供备课组每位教师使用。教师们的合作研讨要围绕试题所含的知识点、能力点、难易度以及试卷所覆盖的知识面、核心素养的含量等方面进行。

(2)提高命题科学性。与思来氏进行合作,对教师进行命题专项培训,使命题工作从随意走向规范、从经验走向科学,进一步通过“双向细目表”来提升命题的准确性。“双向细目表”包括两个维度:即纵向的学科知识内容和横向的各知识点具体要求。通过培训指导,使教师命题时有效避免重复、混乱、偏离等现象出现,考查内容分布也更加合理。

附五年级语文学科练习双向细目表

阅读模块双向细目表:

能力描述

题量

知道

理解

运用

能选择正确读音并积累词语。 

2


能在文中进行指向性划句并理解含义。

2


能联系上下文补充写话。

1


能通过品读语句揭示道理。

1


能根据短文内容理解感悟。

1



能够根据提示进行简要概括。

2


阅读模块评价标准:

项目

等第标准

评价者

答题准确率(共25积点)

优秀:23-25积点

良好:19-22积点

合格:15-18积点

须努力:14积点以下

阅卷老师

(3)组织命题比赛。学校每学年结合教学节活动,开展教师命题比赛。该活动不是仅仅为了检测教师的命题能力,更重要的是让教师在竞赛活动过程中提高命题重要性的认识。

(4)实施核心能力达标项目。本学期各学科教研组制定学科年段核心能力达标项目,根据学科特点明确各级段达标内容,引导教师把握学科阶段能力的培养。

(5)开展高阶思维测试与评估。在四年级开展高阶思维纸笔测试,依据测试报告进行科学分析,及时改进教学。

学校将始终贯彻绿色指标评价标准,基于校情,聚焦课堂,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嘉定区真新小学

2018年4月

 

 

 

 


首页 学校动态 通知公告 学校概况 信息公开 党群工作 教学科研 德育在线 校园开放 依法治校 晒课表

版权所有:上海市嘉定区真新小学   地址:祁连山南路2235号   电话:

沪ICP备11021021号-4  |